“白露”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,是暑热消退、秋意渐浓的标志。白露过后,气温下降逐渐加速证券配资门户网,尤其是早晚,已经能感受到初秋的凉意。俗话说: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。”秋冻应该怎么冻?银川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张琪琛解释说,春捂秋冻不是说身体感到寒冷了也硬扛着不加衣服,而是要顺应秋天收敛之气,适度感觉秋季的凉爽,不要捂得热汗淋漓。因为从中医角度讲,出汗是津液外泄,过度出汗不利于收敛,不符合秋季万物成熟收敛的节律。“要注意,秋冻不是非要挨冻,要把握一个度,尤其是患有心肺系统疾病的人群,比如哮喘、过敏性鼻炎等,受冷挨冻会导致病情加重。”张琪琛说。另外,阳气虚、又怕冷又怕热的人群不能冻,否则容易感冒。老年人如果关节不好,平时有颈肩腰腿疼的毛病,不仅不能冻,反而要注意局部保暖。
“秋冻还要分部位,有些部位不能冻,首先是脖子不能冻,因为后颈部有我们的风池、风府、大椎等关键穴位。有一句话说:神仙都怕脑后风,我们的脖子是最怕风的。所以我看到门诊上有一些女孩子秋天了还穿露肩的衣服,都会劝她们戴个薄围巾。”张琪琛说。其次是腹部和肚脐不能冻,肚脐是人体的神阙穴所在,中医认为,“脐为五脏六腑之本,元气归藏之根”,是精、气、神、血往来之要,是人体最为紧要的穴位之一,因此哪怕是夏天,肚脐也不应该露在外面,睡觉时也要盖住肚脐,注意腹部保暖。
除了颈部和肚脐,脚部也不能冻。张琪琛提醒,入秋后早晚气温比较凉,光脚穿凉鞋已经不合适了。“三阴交穴、太溪穴等都在脚踝的地方,建议大家入秋后注意脚部的保暖,穿上过脚踝的袜子,晚上也可以用热水泡泡脚。”
张琪琛提醒市民朋友,秋季养生要注重收敛,要像鸡一样规律作息,早睡早起。要保持情绪平和,不要像夏天一样外放。入秋后建议大家多去户外晒晒太阳,接受天地自然的阳气,同时要少吃未成熟的水果,尤其是反季节的水果,否则容易损伤胃阳和脾阳。同时要避免熬夜。秋季最推荐吃的食物是淮山药,益肺健脾补肾。也可以适当地吃些莲子,通过食补让身体更舒适。
记者沈亚婷证券配资门户网
大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