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,人间梦长,又是一年中秋将至。现代配资炒股—配资优选,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、水果等,你知道吗,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。
“无云世界秋三五,共看蟾盘上海涯。”唐代诗人曹松在中秋之夜仰望苍穹,写下这清丽诗句。而彼时,朝廷也会在这一天给予官员实实在在的赏赐,其中就包括作为“过节福利”的肉食。例如,光绪二十年的中秋膳单详细记录了皇帝向亲王、郡王、军机大臣等近臣赏赐米、奶、饽饽、菜及猪肉、羊肉等物。这属于一种制度化的节日恩赏,是宫廷礼仪和维系君臣关系的一部分。
中秋真正成为全国性节日是在唐代,官方的倡导和赏赐功不可没。而到宋代,中秋已演变为热闹非常的节日,《东京梦华录》中记载:“贵家结饰台榭,民间争占酒楼玩月,笙歌远闻千里,嬉戏连坐至晓。”丝竹箫管并作,里巷儿童通宵玩耍,夜市人马杂沓,直至天明。一场穿越千年的中秋盛宴,就此展开……
诗词中的月光:皎洁明月照见千载情思
“皓魄当空宝镜升,云间仙籁寂无声。”李朴的《中秋》一开篇便勾勒出一幅静谧的中秋月夜图。天空澄澈如洗,月亮如宝镜高悬,万籁俱寂,唯有月光洒向人间。
中秋诗篇中最脍炙人口的当数苏轼的《水调歌头》,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成为千古绝唱。词借月起兴,以与弟苏辙七年未晤之情为底蕴,围绕中秋明月展开遐想与思索。既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,也寄托了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。
图片为AI生成
“月到中秋偏皎洁。偏皎洁,知他多少,阴晴圆缺。”明代徐有贞在中秋月下思考着月亮的阴晴圆缺。但他不沉溺于感伤,转而写道:“且喜人间好时节。好时节,愿得年年,常见中秋月。”
宋朝米芾的《中秋登楼望月》则另辟蹊径,将月与珍珠相连:“目穷淮海满如银,万道虹光育蚌珍。天上若无修月户,桂枝撑损向西轮。”首写淮海大地月光铺银的壮阔景象,次借虹光育蚌的想象拓展画面层次,后以修月神话的联想赋予明月动态与趣味,为中秋月增添了神秘色彩。
这些诗词中的月亮,不仅是自然景物,更是情感与文化的载体。无论是表达思念,还是庆祝丰收,或是思考人生,月亮都成了古人精神世界中最温柔的寄托。
唐人赏月,宋人玩月:一场穿越千年的中秋盛宴
据《周礼·春官》记载,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和祭月的活动。人们设大香案,摆上祭品,其中月饼和西瓜必不可少,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。
唐代,中秋开始成为全国性节日,赏月盛行,秋夜之中百姓纷纷走出家门,共赏皎洁月色。
到宋代,中秋节的庆祝活动更加丰富多元,从单纯的“赏月”演变为热闹的“玩月”。
宋朝街市在中秋节前几天就弥漫着浓厚过节气氛。商店售卖新酒,重新布置门前彩楼。市人争食新上市的石榴、梨、栗、葡萄、弄色枨橘等时令水果。
宋朝的中秋夜,百姓纷纷登上酒楼赏月,丝竹箫管并作。这一夜,天街买卖直到五鼓,玩月的游人婆娑于市,至晨不绝。
图片为AI生成
月饼与燃灯:舌尖与视觉的中秋盛宴
月饼作为中秋节的标志性食物,历史源远流长。《洛中记闻》记载,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,感觉味道极美,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。这是关于月饼的早期记载。
到宋代,月饼有了“荷叶”、“金花”、“芙蓉”等雅称,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。诗人苏东坡曾称赞: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与饴。”酥是油酥,饴就是糖,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。
宋以后,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,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。饼面上的图案,起初大概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,后来干脆用面模压制在月饼之上。
中秋燃灯是另一项引人入胜的习俗。中秋之夜,天清如水,月明如镜,可谓良辰美景,美不胜收,然而人们并未满足,于是便有“燃灯”以助月色的风俗。
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。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。在近代,中秋燃灯之俗更盛。
广东张灯最盛,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,做成果品、鸟兽、鱼虫形及“庆贺中秋”等字样。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,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。
观潮与玩兔:中秋时节的独特风情
在古代浙江一带,除中秋赏月外,观潮是又一中秋盛事。苏轼写有《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》诗:“定知玉兔十分圆,已作霜风九月寒。寄语重门休上钥,夜潮留向月中看。”
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,早在汉代枚乘的《七发》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: “疾雷闻百里,江水逆流,海水上潮,山出内云,日夜不止,衍溢漂疾,波涌而涛起。”汉以后,中秋观潮之风更盛。宋代时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。明朱廷焕《增补武林旧事》和宋吴自牧《梦粱录》中也有观潮记载。
《海宁观潮图》(来源:央视新闻)
“玩兔儿爷”是北方地区的中秋特色。清代宫廷把月中的玉兔称做“太阴君”,而民间则称它为“玉兔儿爷”,这种称呼更为亲切。
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,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。这一风俗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化——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,中秋的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。
此外,各地还有诸多有趣的中秋习俗。民间相传,中秋夜越晚睡越长寿。这与现代人熬夜玩通宵的做法不谋而合。而“偷葱偷菜”的习俗则寓意姻缘美满——相传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尤其是葱,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。台湾有句俗语“偷着葱,嫁好郎;偷着菜,嫁好婿”,指的就是这一习俗。
“阴晴圆缺都休说,且喜人间好时节。”明代徐有贞的豁达配资炒股—配资优选,或许正是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需要的心态。这个中秋,不妨放下手机,与家人一起仰望那轮千年不变的明月,感受穿越时空的文化脉动。(申华 刘思嘉)
大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